
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一场聚焦书法经典传承的文化盛事——《孙过庭〈书谱〉今译》出版座谈会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举行。作为2025中国出版集团·商务印书馆“读者开放日”系列活动之一,座谈会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经典书论在新时代的重放光彩。
活动现场
译注者吴方先生之子,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原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方建勋,商务印书馆编审刘一玲作为嘉宾出席活动,并围绕《孙过庭〈书谱〉今译》的出版意义、译本特色及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活动由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余桂林主持。
展开剩余81%
吴方先生之子 吴志攀
吴志攀先生首先对商务印书馆再版父亲吴方先生的著作表示诚挚感谢,并深情回忆了父亲在退休后26年间潜心诗书创作、对《书谱》热爱矢志不渝的历程。即使在病中,吴方先生仍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书谱》的翻译工作并于1992年顺利出版。今日,商务印书馆再度推出这本凝聚其心血的译作,让经典跨越三十余载,重新回归读者视野,延续其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
方建勋先生从书法理论与艺术实践两个维度,深入剖析了《书谱》的价值。他指出,《书谱》作为一部集大成的书学著作,广泛探讨了书法创作、鉴赏、风格演变等诸多关键问题,在书法理论史上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堪称书法理论入门的不二之选,可与王羲之《兰亭集序》在书法实践领域的典范意义相媲美。在草书艺术方面,作为墨本的《书谱》,相较于拓本,完整保留了更多笔法、墨韵等细节,为后人研习草书提供了珍贵范例。孙过庭的草书风格被公认为最得王羲之笔法真传,研习《书谱》,正是一条通往领略王羲之书法艺术精髓的便捷之路。谈及《孙过庭〈书谱〉今译》再版的意义与特色,方建勋坦言,此前接触过十多种《书谱》译本,唯独吴方先生的译本,以其深厚的旧学功底与对原文的精准把握,译出了古文背后的典雅韵味,在“信、达、雅”三个方面表现卓越,令他眼前一亮,遂力推此次重版,并做导读讲解。
方建勋
责任编辑刘一玲老师分享了选题策划的初衷。她表示,多次听闻方建勋先生对吴方译本的赞誉,深受触动,由此萌生了在商务印书馆再版的想法。幸得吴志攀先生慷慨应允,各方齐心协力,促成了此次出版。方建勋研究员的导读与按语,恰似一座桥梁,跨越古今,助力读者理解经典;美术编辑在装帧设计上精雕细琢,从封面到内页,每一处细节都力求完美呈现,彰显经典气质。
刘一玲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的书法爱好者们纷纷踊跃提问,就《书谱》的临摹、青少年书法教育等问题与嘉宾们展开热烈探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现场观众
在座谈会即将结束时,吴志攀先生即兴赋诗一首《参加“孙过庭书谱今译”出版座谈会有感》,表达了对父亲译作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各位嘉宾和工作人员的感谢之意。全诗如下:
当年病榻译书难,
今日首发正座谈。
千载奇文名不朽,
众人协力路行宽。
古文今译易人懂,
导读按文助眼观。
感谢诸君辛与苦,
先人滴泪落苍天。
新版《孙过庭〈书谱〉今译》精心策划,优化了内容编排。译文集中呈现,语句连贯流畅,便于读者通读理解;排版上采用字大行疏的设计,减轻阅读负担;新增的导读部分,融入方建勋先生多年研习《书谱》的心得与临帖体会,为读者开启深入解读的大门;书后附上《书谱》8米彩色高清全卷拉页,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临摹便利;书中嵌入的二维码,更是一大创新亮点,扫码即可观看方建勋长达120分钟的视频,内容涵盖北大书法课堂上对《书谱》的精彩解读,以及细致入微的临摹示范,全方位助力读者领略《书谱》精髓。方建勋先生热情推荐此书,称其为喜爱《书谱》与书法艺术者的必备佳作。
据悉,《孙过庭〈书谱〉今译》是商务印书馆“读书论杠杆交易股票软件,品书法”丛书的开篇之作。该丛书致力于系统梳理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名家书论,未来将陆续推出赵孟頫、米芾、苏轼、黄庭坚、董其昌等书法大家的理论著作。这一系列出版计划,将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与文化研究者呈上丰富的学术盛宴,持续推动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发布于:北京市